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走内涵发展之路 筑优质特色之基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13年8月)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引,以新近教育部宣布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文化立校、以生为本、内涵发展”的学校战略,实施“聘能师、严管理、出成绩”的管理思路,围绕“力争3至5年把学校建成全省四星级优质高中”的目标定位,攻坚克难,负重奋进,戮力同心,筑实基础,开拓创新,提升内涵,为通大附中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本学期学校的重点工作有:
一、以新制订的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围绕“安心学习、安静就餐、安然就寝、安雅交往和安全生活”的要求,狠抓优秀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理性的、有序的、勤奋的、高雅的校园氛围。
二、文化立校,建章立制,形成学校的“发展规划纲要”、“学校章程”和“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学校文化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和环境识别系统。
三、以新制订的教师教学常规白皮书为依据,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狠抓教学六认真,做到集体教研“定时间、定分工、定任务”,教学常规“有底线、有考评、有奖惩”。
四、以电子黑板的熟练运用为基础,整合学科优势,系统编制导学单和分层练习卷,并完成网上作业系统的开发。
五、三个年级分类分层推进,为实现本一、本二、本三三级指标,即高三“135”、高二“246”、高一“369”的高考目标打实基础。
六、规范群众体育,提高体育课和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效率,尤其要形成跑操品牌,做到出操快速、跑操整齐、做操有力。同时组织好秋季田径运动会。
七、完善西校区的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做到查漏补缺、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同时要确保东校区年内完工,按时保质,顺利交验。
本学期学校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文化立校:现代教育理念下学校建设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头戏,文化立校已经成为各学校战略发展的不二选择。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完全是物质条件的差距,而主要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这一点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文化只有一所老校才具有,言下之意就是新建的学校是没有文化可言的。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践上也是有害的。现代教育学认为,学校文化是可以创造的,而且还是可以经营的。一张白纸可以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图画。通大附中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我们不是在改造一个“旧世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并经营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全新的通大附中文化,努力建设一个“新世界”。而且,从战略上讲,新建的学校,只有坚持文化立校,重视顶层设计,才能实现以文化人,才能为学校的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本学期我们将围绕“构建学校独特文化”这一核心战略,通过“促进校园文化计划、校园环境美化计划”等行动,具体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1.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确立学校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又称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规划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文化符号,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具备俯察学校现实、提出个性化的学校价值观、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觉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确立办学的核心理念、学校精神、办学目标、形象定位、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办学宗旨、质量观、管理观、发展观等内容。通过学校文化理念识别系统的确立,学校可以达到学校哲学、学校道德、学校价值、学校精神的最优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教育体制下的正确定位。通大附中的文化理念识别系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构建怎样的一个文化理念识别系统才符合通大附中的具体实情?这个问题全体通大附中人应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在思考,我们可以就此开展一些师生大讨论,集思广益,当然我们也要听取国内外这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能够准确科学规范地确立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而形成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纲要。
2. 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定位目标等,策划学校文化的行为识别系统。根据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学校文化SIS规划,行为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它规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组织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内容。学校文化行为识别系统的策划,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明确而完善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学习型组织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目标,使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内部制度和管理、教育等行为规范之中,从而为学校系统构建一套适合自身需要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教师、学生行为的规范。对新成立的通大附中而言,构建学校文化的行为识别系统,当务之急就是建章立制。各个学校处室职能部门要在校长室领导下,对照四星级高中的评估细则,围绕初步确定的学校“整合科学、人文、艺术的人性教育”的办学理念,“高校生源的优质基地、国际理解的交流中心、师生素养的发展平台”的办学目标,“小班化、寄宿制、学院式”的管理特色,围绕学校的“提升升学率、减小成绩差距、增加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信心、设计面向高校和学生未来的多样化的课程、构建学校独特文化”等核心战略,建立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进而形成学校总体的《办学章程》,为实行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提供制度保障。
3.根据学校办学的理念和办学特色,为营造独特的校园外在新形象,建设好学校文化的视觉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属于学校文化的表层结构,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学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按照国际上的分类,包括五大方面160多个应用元素,这里不作具体描述。对一所新建的学校而言,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包括学校校标、校徽、校旗、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的提炼与创作;名片、信封、信纸、笔记本、文件夹、手提袋、指示牌、导示牌、告示牌、公告栏、楼名、路名、桥名、室牌等的设计制作等等。学校在建设学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上,将在广泛听取各位教职工同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借助于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逐步形成具有通大附中特色的学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以真正能够诠释与彰显学校的理念文化,为学校的发展营造独特的视觉形象。
4.根据学校现有功能区的划分,为彰显学校文化的系统性,营造好学校文化的环境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该系统强调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统一以及历史要素与现实要素的统一。概括地说,文化环境识别系统主要是包括对学校功能区进行系统的文化规划;用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方式对校园功能区进行规划与划分,彰显校园独特的学校文化系统性;对学校文化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与确定,包括整合区域人文、历史文化、学校特色,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点确定校园文化主题,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剖析,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文化景观与学校景观的高度和谐等等。比如我们可以对教学楼包括教室、图文楼进行有针对的、有特色的环境营造,对学校食堂进行文化环境的布置,对就餐环境布设文化氛围,尤其对南北沿河两岸区域和东西轴线功能区域进行有创意的系统文化环境创设等等。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文化的环境识别系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隐性资源,我们要让学校的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优化环境,使漂亮的校舍、精良的设备、如茵的花草、高品位的人文景观与学校的内在美和谐地统一起来,既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又外化学校的物质财富,更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质量: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
对学校而言,教学工作必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依据的应试质量观的视域里,固然如此,即便中小学教育新的“绿色评价体制”真正实现以后,教学的中心地位依旧不会动摇。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在教育功利化倾向十分严重的情形下,在教育公平的实现依旧任重而道远的当下,一所学校拿什么与其它学校进行生源上的残酷竞争?拿的就是教学质量,就是应试成绩,就是升学率。我们提出的“提升升学率、减小成绩差距、增加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信心、设计面向高校和学生未来的多样化的课程、构建学校独特文化”五大学校核心战略,其中前面四大战略都紧紧围绕教学质量而展开,第五大核心战略也与教学质量有着间接的关联。有人说,学校没有升学率走不动,仅有升学率走不远。对于当下的通大附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升学率,是新兴的通大附中必须花大气力倾心打造的一篇大文章,是一场大战役,它关乎学校能否生存下来以及以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围绕提升成绩、减少差距、关注个别、整体推进、定期反馈的思路组织好各年级的工作。
1.充分利用好小班化教学和寄宿制管理的独特优势。小班化是我校区别于南通市任何一所学校的最为独特的办学优势与亮点。小班化意味着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讨论,可以有更多的课堂发言的机会,可以大大提高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密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老师对学生的一对一的辅导,可以实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全批全改等等。我校的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寄宿学校,尤其是高一年级90%以上的学生寄宿在校。寄宿学习与走读学习总体上各有优势,但从对中学生的具体统计情况看,寄宿制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普遍好于走读生,国外一流的中学也基本上都是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走读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充分利用上,投入是保证产出的首要前提。但其间也必须讲求效率的提升,要向管理要效率。我们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寄宿制的有利条件,夜自修的安排、周末时间的安排,教务处、学生处等处室一定要拿出科学合理的具体方案,必须坚决杜绝对寄宿生的放羊式的松散管理,从而发挥出市区寄宿制高中的独特优势。总之,各主要职能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要认真研究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的特点,把握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的规律,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的优势,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倾心倾力的投入,不断提高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模式下的教学效率和教育效益。
2.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信心?当然其间有许多工作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三个年级的年级部都要拿出提升学生应试成绩的具体措施,教务部门要在认真规范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就此拿出一些创新举措,并一以贯之,做细做实,务求取得实效。尤其要加强考试研究,帮助学生准确有效地复习与考试,切实把握高考应试的方法技巧和规律。教务部门要结合开展“纯正学风计划”与“学困生帮扶计划”等行动,形成通大附中学子“勤、静、恒”的良好学风。要落实好培优与补差工作,减小学生的成绩差距。要通过逐月检测、家校反馈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状况,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及早及时补差,做到定人、定时、定目标。这项工作希望在教务处的牵头下,全校三个年级整体联动,尽快予以落实。
3.推进课程改革,设计面向高校和学生未来的多样化课程。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也一直是新时期学校整体改革中的关键一环,一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能够充分彰显其办学特色,能提升其办学品味。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通过课程的调整与变化,从而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要根据高考模式的调整情况,适当向一些相对重要的课程倾斜;二是要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既要开发一些关乎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校本课程,比如领导力、执行力、沟通力、思维力、艺术鉴赏力等课程,也要面向高校设计开发一些与高等院校相匹配和衔接的、特别是与学生将来到高校深造的专业选择相契合的特色课程,更要在如何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上做文章,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二度开发,从而使校本课程更好地为学生的高考服务。教科处要迅速拿出通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设置的具体方案并尽早予以实施。
4.扎实做好教学线的常规管理工作。落实教学常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真正把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做实做细做到极致,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就是卓越。教学线要在备课、预习、上课、作业、复习、检测、反馈、补差、纠偏等教学环节上,认真思考提高效率取得实效的具体办法,既要汲取以往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关于“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更要结合我校小班化、寄宿制以及将来要逐步实施的网上作业系统,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常规管理崭新模式,全力打造通大附中教学常规管理的特色亮点工程。
三、教育科研:推动师生成长以及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同样是推动师生成长以及整个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科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化学校有两个坚强的翅膀,一是基础性工程——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这一点,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通大附中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今后会越来越好;二是先导性工程——教学科学研究。只有插上这两个翅膀,学校才能腾飞。因此,教育科研是学校创特色、上等级、树品牌的必由之路,是优秀学校的重要标志。
但毋庸讳言,就目前学校教育科研的生态而言,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是没有个人反思和集体教研的氛围,二是教育科研不能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出现了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的科研范式,教科部门要着力在如何克服“两张皮”现象,如何使教育科研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使读书和反思成为绝大部分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等方面动脑筋想办法,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予以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如果我们真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定能做出我们通大附中的教育科研特色,乃至做成我们自己的科研品牌,叫响省内外。
1.教育科研要注重关注鲜活的教育生命。一是要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教室是教育的舞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以教室为活动载体,几乎所有重要的教育事件都发生在教室里。比如,雷夫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克拉克在教室里发现了55个细节,还有国内曾引起巨大反响同时也饱受争议的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教室革命等等。所以我们要把研究的视角转向教室,真正地沉下心来去研究教室里发生的一切。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比如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情绪,有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学心理等等,这些就应该纳入我们教育科研的视野。
2.教育科研要注重对行动的研究。把我们的行动拿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诸行动,这是我们必须提倡和推崇的一种科研范式。我们的行动是什么?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就是备课、上课、复习、考试,就是校本课程、研究型学习、社团活动、就是小班化教学、寄宿生管理等等,这些都应该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把行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罗列出问题的表征,探寻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然后把研究的成果付诸行动去实践,再对新的实践行动进行研究,如此循环往复,辩证否定,我们的行动将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科学合理与规范高效,我们的事业将不断地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3.教育科研要从小切口入手,从微课题做起。这是我们开展行动研究的具体抓手,借助于微课题的研究以提高我们的行动研究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对于学校层面而言,当然必须要有若干个在省内外会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大课题,教科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教育的前沿发展动态,高起点高规格地设计出学校层面的课题研究构想与方案。而对教师个体研究而言,我们提倡的就是微型课题的研究。要从微课题做起,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中提炼,从小切口入手,实实在在地做微课题行动研究。教科处要在期中考试前开展微课题的相关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首批微课题申报。鼓励每个教师以个人名义申报,也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申报。教科处会同将成立的学校学术指导委员会进行课题审核、评选出首批微课题。每个学科必须有1~2个精品微课题,本学期教科处要遴选3~4个微课题集中举行开题仪式,并加强微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微课题研究情况要纳入教师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并作为评选先进科室的必要条件。教科部门要把教师的包括微课题研究在内的课题研究与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落实的具体考核结合起来,要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
四、学校德育:促进师生素养提升及健康成长的应然追求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一活动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立德树人也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从一定角度看,学校德育应该是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应试教育仍有市场、公民道德素养呈下滑态势、社会公平诚信有待提升的今天,学校德育教育惟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把学校德育活动做到极致,做成精品,打出品牌,才能促进师生素养有效提升及健康成长,才能为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动力源,提供正能量。
1.要加强基础德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生处要对照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研究制定“通大附中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和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通大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充分发展和发挥自治能力,健全各类学生管理队伍和考评机制,不断加强基础德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开展一些量化考核评比推出这方面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对面上的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比如,学生基本的礼节、礼仪、礼貌的教育,先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再评比出先进个人与集体进行榜样示范并予以表彰奖励。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线的一项基础工作和常规工作,千万不要有可有可无的想法,千万不要认为只是在搞活动,只是为了搞活动,只是为了写总结或者应付检查。教育无小事,必须真心真实地去做,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抓出实效。否则,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实效,而且会产生负效应。
2.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紧密合作,使之以学校为主体、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的三方面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虽然在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要的,但是德育教育也有它的社会性。尤其在当今社会,家庭、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有社会和家庭的加入,才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致性。学生处及其它处室部门包括年级部要充分利用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平台做好家校共建工作,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各种渠道,鼓励家长制度性地进入校园参与学校的管理,同时还要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3.要确立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工程,全力打造学校精品德育品牌。要针对目前学校三个年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我们这方面的工作重点与研究方向。当前学校教育中最大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认为,学校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中既缺乏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更忽视“德行教育”,即道德品行的教育。学校德育线是否可以考虑把“德行教育”作为我们通大附中的重点德育工程,作为一项德育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德行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我们通大附中的德育管理特色,最终成为我校“德行教育”这一精品德育品牌,在市内外、省内外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对象不仅仅囿于学生,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使全体教师自觉遵循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自觉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道德伦理教书育人,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有具体措施,要落实专项行动。
五、后勤服务:为通大附中各项事业的进步发展保驾护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通大附中是一所新建学校,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头做起,从零开始,因此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尤为关键。后勤部门的许多同志为了学校的顺利开学,为了开学后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整个假期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持续战斗在学校,付出了巨大的辛劳。这里我代表校长室,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本学期的学校的后勤工作,可谓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学校的一些基础性的装备还没有完全到位,整个学校还没有完全建好,东校区在交付使用前以及交付使用后都有大量的工作等着去一一落实。好在我们有一支比较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后勤服务队伍,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这就有力得保障了学校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里,我向我校的后勤服务部门提出如下原则要求和总体意见。
1.要充分发挥后勤部门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后勤部门作为开路先锋,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后勤部门的一路保驾护航。开学之前后勤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后续工作还要抓紧落实好。开学后,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各教学、生活场所的设施设备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以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要协同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各场所、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协同代建办、施工单位继续完成西区各场所的验收工作,同时要介入东区各场所二次装修的管理工作。要及早做好东区物资装备的设计、预算方案和采购,争取提前完成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工作。
2.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的后勤管理,确保后勤工作规范高效,打造后勤优质管理品牌。要建章立制,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建立健全后勤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后勤工作,实行科学化管理。要制定好财务管理等八项制度以及各种应急预案,确保后勤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要落实过程管理,实行后勤服务精细化。一要科学合理设置后勤岗位,制定岗位职责,组建一支卓有成效的后勤服务队伍;二要强化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为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财政支持;三要做到环境管理精细化,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四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实行食堂和校园超市的精细化管理;五要建立巡查制度,使水电管理和基建维修管理精细化。另外,还要注重整合各种资源,实行后勤智能化管理。
3.后勤部门既是学校的一个服务机构,也同样是学校的教育机构,同样承担者育人的功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是学校后勤管理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后勤管理也不例外。后勤人员必须具有“见物见人、管理育人”的素质和能力,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后勤人员既是服务者又是教育者,一些后勤人员是一个不站讲台的老师,应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自尊自重,脚踏实地,给学生一种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要消除工作中因推诿扯皮而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后勤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爱校教育、劳动教育、爱护共公财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等。
4.要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无小事。学校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甚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治保室,配备了专职治保主任,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的安全工作涵盖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治保室挂靠在学生处,因为学生的安全理应是学校一切安全的核心。治安保卫工作又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治保室又必须接受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在党政办公室的协调下开展工作。同时,学校的安全保卫又是一项后勤服务工作,治保室不少的管理环节又与后勤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与管理职责相一致。所以总体上讲,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可以纳入学校的后勤保障的范围。后勤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自然也包括了学校治保室的安全保卫工作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学校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对一所新建的学校而言更是如此。以上工作安排可能挂一漏万,未能涵盖方方面面所有工作,涉及的当然都是一些十分重要的工作,没有提到的也未必就不重要。比如学校的体育工作,就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将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分管体育的校长和相关学校职能部门在安排工作、制定计划时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再如,学校的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学校教务处也有专职主任负责该项重要工作。限于时间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提及。
各位教职工同志:我们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职工队伍是一支有着共同理想的团队,我们大家相聚在附中,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创业。我们深知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崇高使命,创建合作组织,创设学校文化,创造一流业绩,确保每一个学生充分、全面、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为通大附中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作出我们每一位通大附中人应有的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